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竹縣總圖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完成簽約,藝術品製作正式啟動

為推動新竹縣立總圖書館空間美化,新竹縣政府文化局112年10月23日辦理新竹縣立總圖書館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公開徵選,歷經兩階段徵選會議,決選第一名為何理互動設計有限公司,獲得公共藝術製作及藝術家創作費合計新台幣1,270萬元,決選第二名的大瑪爾藝術設計有限公司以及決選第三名的兆境藝術有限公司(時光獸團隊),則分別獲得材料補助費10萬元,本案已於114年2月5日簽訂契約,公共藝術作品製作正式啟動,以1組3件作品為總圖增輝。
新竹縣縣長楊文科表示,本縣總圖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作品以「共生語言」為主題,共生語言,意味著在「閱讀自然」的語境下,探索「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人與知識」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公共藝術連結我們與周遭的自然和生命產生對話,猶如人類透過「語言」作為溝通的特性,在互動中習得成長、連結自我與世界的能力,透過藝術的妝點,美化館舍及周邊環境,串連新總館與周邊各項館舍、歷史聚落及綠廊,揉合創造出藝術與閱讀的共榮場域。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局長朱淑敏表示,本計畫匯集3件國內藝術家作品,以當代的科技媒材,呈現出與場域特色契合的藝術美學,並展現跨領域知識的交融,分別為設立於圖書館入口處的王仲堃《迎著風,迎向未來的天空》、圖書館中庭的何理互動《微物之詩》,以及圖書館內部2-3樓挑高牆面的陳為榛《幾何編碼:Wall1478》,3件作品彼此間有如互文般,互相解釋、補充、拓展場域的在地特色,期待這3件揉合在地元素及圖書館場域特色,交織而成的公共藝術作品能為新總館畫龍點睛,邀請縣民們於新總館落成時,親臨現場體驗一段美的邂逅。
本案3件藝術作品特色包含:王仲堃以「風」與「光影」為主題,將「無形」的抽象概念,轉換為「具象」的感知裝置,讓觀者能夠體驗不同的感官刺激;何理互動以「動力裝置」作為特色,不受尺寸與材料的拘束,融合了在地文化的元素,創造出有詩意的裝置藝術;陳為榛透過台灣常見的建築材料磁磚,結合「數位的視覺經驗」,回應數位時代下閱讀經驗的轉移。
此外,預計將於總圖開館系列活動中,納入公共藝術民眾參與活動,讓民眾與藝術作品能有更深入的連結,屆時歡迎大小愛書人踴躍前來總圖欣賞公共藝術作品。
 
發布單位 :
圖書資訊科
聯絡人員 :
賴小姐
聯絡電話 :
03-5510201 分機 508
公告日期 :
2025-02-20
回首頁
回上一頁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