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辦理「《庄肚个文史學家—黃榮洛、楊鏡汀、林柏燕》新竹縣客籍文史學家特展」,於12月6日上午在縣史館大廳舉辦記者會,同時隆重開展。黃榮洛、楊鏡汀、林柏燕的親友及多位新竹文史學者均到場參與。
縣長楊文科表示,三位客籍文史學家的性格經歷各不相同,但都因熱愛鄉土踏上文史研究之路,為新竹縣累積出豐富的知識寶藏。他們生命故事的背後,體現的是孜孜不倦、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透過本次紀念展引領觀眾走入三位文史學家的客家追尋之旅,也對三位已故地方文史學家深深致敬!歡迎大家透過展覽認識新竹在地的文史學家!
文化局局長朱淑敏表示:「本次展覽期間為113年12月6日至114年10月19日,旨在引發各世代的「共鳴」,透過認識三位文史學家的貢獻,啟發對新竹客家文化的關注與傳承,並促進不同世代間的對話交流。主題構想以「隔壁鄰居」切入,翻轉一般歷史是艱澀難懂或枯燥的印象,向觀眾呈現文史學者都在你我身邊的親和感。展場梳理三位文史前輩留下的大量珍貴史料與手稿,重現日常生活場景,刻畫他們不同的個性與興趣,搭配展示、互動遊戲、訪談影音等多元形式,讓文史議題變得親近易懂,更貼近新竹居民的日常文化。」
開幕記者會邀請第25屆客家新曲獎第一名歌手何芸娜,演唱林柏燕先生創作的<新埔之歌>以及<頭前溪>,以客語詮釋新竹在地風景及人文特色,也賦予新舊世代傳承的意義。
黃榮洛先生59 歲棄商從文,開始投入研究與書寫台灣及客家文史,常騎著單車四處尋訪地方文化史料,因發現重要客家移民史料《渡台悲歌》聞名,後半生全心蒐羅鑽研客家典籍、執筆寫下客家族群的歷史軌跡,也留下珍貴史料文物由縣史館典藏。楊鏡汀先生身任教職並熱愛文史研究,曾編纂台灣第一本客語教材,更在《北埔事件研究》一書中以在地台灣人觀點重新詮釋北埔事件,改寫新竹地區拓墾史,被視為研究北埔事件的權威。林柏燕先生擔任縣史館籌備處主任,參與創刊主編《新竹文獻》,其畢生之文學創作、評論及文史研究成果豐碩。代表作有《文學探索》、《文學廣場》、《文學印象》等評論集,《南方夜車》、《北國之秋》、《西線戰事》、《東城檔案》等小說,曾獲中國文藝獎文學評論獎、傑出文化貢獻獎、客家台灣文化獎及中國時報文學獎。